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建国70周年新老照片】荻海风采堂
  • 来源:开平市纪检监察网
  • 发布日期:2019-09-11 08:57:14

 老照片说明:1906年,台山、开平等岭南地区的余姓宗亲为纪念余靖兴建风采堂,1914年风采堂建成。上世纪40年代,旅居美国的余靖后人余文劲,带着宝贵的相机给荻海风采堂照了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风采堂比较完整的一张全景照,当时的风采堂尚未遭到战争炮火的洗礼,照片里保留了风采堂的全貌。据余靖后人介绍,当时的风采堂已在祠堂的基础上发展小学和初中,承载着教学育人的功能。

 新照片说明:2010年,荻海名贤余忠襄公祠理事会对风采堂进行修葺、翻新。2012年,开平市纪委深挖北宋名臣余靖的《从政六箴》和勤廉事迹,并联合荻海名贤余忠襄公祠理事会把风采堂打造成为集党风廉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2014年1月,荻海风采堂获评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荻海风采堂简介:风采堂(荻海名贤余忠襄公祠)采用三进六院十五厅堂的岭南庭院式布局,其建筑艺术中西合璧,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堂是为了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修建的,余靖(1000—1064)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从政41年,官至工部尚书,一生为国家竭智尽忠。他撰写《从政六箴》,总结出“清、公、勤、明、和、慎”六字为官原则,时刻警戒自己做一个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好官。

风采堂廉政教育基地以“展示名贤风采、弘扬清风正气”为主题,以景观启迪、图文展览、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深度挖掘和总结提炼余靖的从政思想和勤廉事迹,展示北宋四贤和十名清官的清廉典故,全方位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教育基地拥有8个展区,包括“清”箴景观石、清官堤、荻海名贤余忠襄公祠(风采堂)、多媒体教育室、余靖纪念室、南粤余氏历史室、风采校史室和图书馆。

 


相关附件: